首頁 > 科研動態(tài)
Sci Rep:維生素D與精神分裂癥之間的關系
澳大利亞和丹麥的研究人員報告說,維生素d缺乏的新生兒后來患精神分裂癥的風險增加。該發(fā)現(xiàn)表明,可以通過在生命的早期階段治療維生素d缺乏來幫助預防某些疾病。
這項由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UQ)和丹麥奧胡斯大學的John McGrath教授領導的研究發(fā)現(xiàn),維生素D缺乏的新生兒與正常維生素相比,被診斷患有精神分裂癥的風險增加了44%。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我們了解很少的腦部疾病,其特征是幻覺,妄想和認知障礙等癥狀,”他說:“由于發(fā)育中的胎兒完全依賴母親的維生素d儲存,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確保孕婦有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可能會導致預防一些精神分裂癥病例,其方式與葉酸補充劑的作用相當預防脊柱裂“。
昆士蘭大學昆士蘭腦研究所的麥格拉思教授表示,這項基于2602人的研究證實了他之前的一項研究,該研究還發(fā)現(xiàn)新生兒維生素d缺乏與精神分裂癥風險增加之間存在關聯(lián)。
該團隊通過分析1981年至2000年期間從丹麥新生兒采集的血液樣本中的維生素d濃度進行了發(fā)現(xiàn),這些血液樣本繼續(xù)作為年輕人患上精神分裂癥。
研究人員將這些樣本與未出現(xiàn)精神分裂癥的性別和出生日期相匹配的人進行了比較。
麥格拉思教授表示,精神分裂癥與許多不同的風險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和環(huán)境因素,但研究表明新生兒維生素d缺乏可能占丹麥精神分裂癥病例的8%左右。
“精神分裂癥研究中的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生命早期的可改變因素上,目的是減輕這種疾病的負擔,”他說。
“之前的研究發(fā)現(xiàn),與在冬季或春季出生并生活在高緯度國家(如丹麥)相關的精神分裂癥風險增加。
“我們假設,由于冬季缺少陽光照射,孕婦維生素d水平低可能是這種風險的原因,并研究了維生素d缺乏與精神分裂癥風險之間的關系”。
麥格拉思教授表示,雖然澳大利亞與丹麥相比有更多的陽光,但由于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防曬行為,澳大利亞的孕婦仍然可以發(fā)現(xiàn)維生素d缺乏癥。
McGrath教授在奧胡斯大學擁有著名的Niels Bohr教授職位,他還領導了一項2016年荷蘭研究,該研究發(fā)現(xiàn)產(chǎn)前維生素D缺乏與兒童孤獨癥特征風險增加之間存在聯(lián)系。
“下一步是對缺乏維生素d的孕婦進行維生素d補充劑的隨機臨床試驗,以檢查對兒童大腦發(fā)育的影響以及自閉癥和精神分裂癥等神經(jīng)發(fā)育障礙的風險”。
原始出處:Darryl W. Eyles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neonatal vitamin D status and risk of schizophrenia, Scientific Reports (2018). DOI: 10.1038/s41598-018-35418-z
中科啟帆醫(yī)學編譯是醫(yī)學領域高端科研服務平臺,專注于,SCI論文翻譯,SCI論文潤色,SCI論文投稿評估,科研服務,生物醫(yī)學領域研究,科研課題設計,開課報告等服務,協(xié)助廣大醫(yī)務工作者順利完成基礎醫(yī)學研究。